懷胎十月已經十分不易,最難的一關,怕就是生寶寶了,有人形容生寶寶的痛苦相當于十根肋骨同時被折斷,所以可以感受的到孕媽們的艱難。
剛生完寶寶的媽媽,有哪些飲食注意事項?
產婦初期體質通常較為虛弱,產婦應食用溫熱并易消化的食物。如雞蛋湯、米粥、米糊。通常建議雞蛋一天食1-2個即可,無須食用過多。小米粥雖營養豐富,但需適量食用。防止產婦出現營養失衡的情況。紅糖水可幫助產婦惡露排出,建議產婦飲用10天左右即可。
順產媽媽:飲食不受限制,包子、餃子、面條均可,避免酸的、辣的、涼的等有刺激性的食物。
剛生完孩子的頭三天,產婦最好不要進食油膩的食物,保持飲食清淡,因為這時乳腺管還沒打開,一旦吃了大補的東西,奶水分泌過多而乳腺又不通的話,奶水有可能會堵在乳房中出不來,造成奶漲疼痛等后果。
產后一定要在家里靜養,注意睡眠,不要讓自己再疲勞,但絕不要整月躺在床上。一般產后3天就可以下床,做一些輕微的活動。應該堅持在月子里適當身體鍛煉,做一些產后體操或瑜珈,可以幫助盡快恢復體型。從產后的第二天起,可以梳頭、刷牙、漱口。但盡量不碰冷水??梢杂冒~、雞血藤或姜皮等煮水洗澡、洗頭。保持雙手及乳頭的清潔衛生,尤其是要注意保持會陰部清潔。蔬菜、水果都可以吃,如果怕生冷的話,則少吃西瓜、香蕉等寒涼水果。產婦的飲食以少食多餐,葷素搭配為宜,尤其要強調清淡,食物要容易消化,絕對不要暴飲暴食,防止營養過剩。坐月子期間,居室內還需經常通風,但不要門窗對流,不要讓穿堂風吹到產婦及嬰兒身上,以免感冒。
剖腹產媽媽:術后6小時內應當禁飲食;6小時后可吃清淡流質飲食,如米湯油、鴿子湯水等湯類,前兩天盡量不要喝太油的湯類防止漲奶;
湯飲類是產婦在坐月子期間最重要的一道主食,比如雞湯、魚湯、排骨湯,在這些湯飲中都含有人體易吸收的蛋白質、維生素、礦物質。除此之外鮮美的味道還能刺激胃液分泌,提高食欲從而促進泌乳。
由于產婦出汗多再加上乳汁分泌,因此需要大量的水分來補充,因此產婦要多喝湯汁。但是專家提醒,在多喝湯的同時,別忘了要多吃些肉,肉比湯的營養要豐富得多,那種“湯比肉更有營養的”說法是不科學的。
還要禁止吃產氣多的食物,如糖類、黃豆、豆漿、淀粉類食物;通氣后可進半流質飲食,如爛面條、稀飯、疙瘩湯等易消化食物。
剛生完孩子一定要吃熱的蔬菜,如果要吃水果的話也最好放在熱水里溫一下。
對于剛生完孩子吃什么好的問題,其實不挑食遠比“大補”更重要。對于剛生完孩子吃什么好的問題,其實不挑食遠比“大補”更重要。生產完之后的產婦,每天對于熱量的需求量大約在2700~2800千卡、蛋白質80克,雖然說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,但大致都比懷孕前的飲食量增加30%左右。因此在生產后,無論你怎樣的繁忙,適時的補充營養是非常有必要的。在平時一定要注意按時的吃飯,菜譜要考慮營養的均衡,盡量不挑食。同時還要注意,在平時盡量的多攝取一些蛋白質以及維生素,這樣才能保證營養的均衡。
媽媽分娩之后1周內的乳汁稱為初乳,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、較少的脂肪、豐富的微量元素并有較多的免疫球蛋白。別小看每一滴白色的乳汁其中蘊含著300多種嬰兒生長發育必不可少的成分。在母乳中特別是初乳中有許多天然的免疫因子,特別是母乳中含量為72mg/L核苷酸,在寶寶增強免疫力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。
忌食辛辣刺激性食品:食用辛辣食品,如辣椒,容易傷津、耗氣、損血,加重氣血虛弱,并容易導致便秘,進入乳汁后對嬰兒也不利。而且孕婦產后氣血虛弱,若進食辛辣發散類食物,如辣椒,可致發汗,不僅耗氣,并可傷津損血,加重產后氣血虛弱,甚至發生病癥。
刺激性食品,如濃茶、咖啡酒精,會影響睡眠及腸胃功能,對嬰兒也不利。
忌食寒涼生冷食物:產后身體氣血虧虛,應多食用溫補食物,以利于氣血恢復。若產后進食生冷或寒涼食物,會不利于氣血的充實,容易導致脾胃消化吸收功能障礙,并且不利于惡露的排出和淤血的去除。
忌食酸澀收斂食品:孕婦產后,淤血內阻,不宜進食酸澀收斂類食品,如烏梅、蓮子、柿子、南瓜等,以免阻滯血行,不利于惡露排出。
忌食過咸食品:過咸的食物,如腌制品,其含鹽分多,鹽中的鈉可引起水潴留,嚴重時會造成水腫。但也不可忌鹽,因產后尿多、汗多,所以排出的鹽分也增多,需要補充一定量的鹽來維持水電解質的平衡。